航空旅行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一個普遍痛點的困擾:在登機櫃檯的長隊伍。數十年來,乘客們在護照、登機證和身份證之間忙碌,而機場工作人員則花費數小時手動驗證文件——這個過程既緩慢又容易出錯,讓所有參與者感到沮喪。
今天,這正在改變。人臉識別模組已經成為機場登機系統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將過去需要5到10分鐘的過程縮短為10到15秒。這些模組不僅僅是“技術升級”,它們正在重新定義機場如何平衡效率、安全性和乘客體驗。在本文中,我們將解析面部識別在登機系統中的運作方式、其核心優勢、實際應用以及塑造其演變的未來趨勢。 1. 機場登機時人臉識別模組是如何運作的?
在深入探討其好處之前,了解面部識別模塊背後的技術至關重要——而不會迷失於行話之中。這些模塊的核心設計是通過將乘客的實時面部特徵與可信的參考(例如護照或政府身份證上的照片)進行比較來驗證乘客的身份。
這個過程分為四個簡單、無縫的步驟:
步驟 1:數據捕獲
當乘客接近人臉識別登機亭或櫃檯時,一個高解析度的相機(內建於模組中)會捕捉他們的即時面部影像。與消費者相機不同,這些設備是針對機場環境進行優化的——它們能在低光照、嚴苛的頂部照明下運作,即使乘客佩戴眼鏡、帽子或口罩(現代模組使用先進的算法來檢測關鍵面部特徵,即使部分遮擋)。
步驟 2:特徵提取
該模組的軟體然後分析捕獲的影像,以提取獨特的面部特徵。這些不僅僅是「某人的外貌」—算法識別出80多個獨特的點(例如眼睛之間的距離、下巴的形狀或鼻子的曲線),並將它們轉換為數位「面部印記」。這個面部印記是一種數學代碼,而不是存儲的照片,這增加了一層安全性。
步驟 3:參考匹配
接下來,模組連接到安全的資料庫以檢索乘客的參考影像。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他們護照或簽證上的照片—僅通過加密的、政府批准的渠道(例如,國際民航組織 [ICAO] 對生物識別數據的標準)授予訪問權限。該模組將實時的面部印記與參考面部印記進行比較,利用人工智慧來考慮輕微的變化(例如體重減輕、老化或化妝)。
步驟 4:驗證與登記
如果匹配成功(通常需要95%以上的相似度),模組將確認乘客的身份。登機系統隨後會自動調出他們的航班詳情,列印登機證(或將數位登機證發送到他們的手機),並更新機場的乘客追蹤系統。如果沒有匹配,系統會提醒工作人員協助—防止未經授權的進入,同時不會延誤其他乘客。
2. 核心優勢:為什麼機場正在採用人臉識別登機
人臉識別模組不僅僅是“可有可無”的選擇——它們解決了機場和乘客面臨的三大挑戰:效率、安全性和體驗。讓我們用實際數據來逐一分析每個好處。
2.1 刷卡登機時間(適用於乘客和機場)
最明顯的優勢是速度。根據國際機場理事會(ACI)的資料,傳統的人工登機平均每位乘客需要6至8分鐘。而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這個時間縮短至12至18秒,減少了90%。
對於機場來說,這意味著更少的排隊和更低的運營成本。例如: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國)於2019年實施了人臉識別登機。現在在高峰時段每小時處理超過2,000名乘客——相比之下,人工登機每小時僅處理300名乘客。
• 亞特蘭大哈茨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美國)在2022年新增面部識別自助服務機後,報告顯示登機排隊長度減少了40%。
對於乘客來說,這種差異是顯而易見的:不再因為漫長的登機手續而匆忙趕往航班,也不再在包裡翻找護照。
2.2 提升安全性(超越手動檢查)
手動文件檢查容易受到人為錯誤和欺詐的影響。工作人員可能會錯過假護照,或將兩位名字相似的乘客混淆。面部識別通過專注於生物識別數據來消除這些風險——這是無法偽造、盜竊或共享的東西。
關鍵安全功能包括:
• 反欺騙技術:現代模組通過分析皮膚紋理、眼球運動,甚至血流(通過面部微妙的顏色變化)來檢測假臉(如照片、面具或3D打印)。
• 即時資料庫檢查:該模組在幾秒鐘內將乘客的面部識別與全球監視名單(例如,國際刑警的通緝名單)進行交叉比對——這是手動檢查無法做到的。
• 審計追蹤:每次驗證都會記錄時間戳和圖像,使得後續調查安全事件變得更加容易。
倫敦希思羅機場(英國)在採用面部識別登機檢查六個月內,報告身份相關詐騙案件下降了65%——這證明了其安全影響。
2.3 改善乘客體驗(不再有「遺失文件」)
詢問任何旅客:登機的最糟糕部分是遺失護照或忘記登機證。面部識別模組通過使乘客的面孔成為他們的“身份證”來消除這種壓力。
更棒的是,這項技術直觀—不需要任何技術技能。乘客只需站在攝像頭前,等待“匹配”確認,然後繼續前進。這對以下情況特別有幫助:
• 可能在使用數位設備時遇到困難的老年乘客。
• 不熟悉當地登機程序的國際旅客。
• 有年幼孩子的家庭,可以避免同時處理文件和孩子。
根據Skytrax於2023年的調查,78%使用人臉識別登機的乘客表示他們在機場的體驗中「感到壓力較小」——相比之下,只有45%使用人工登機的乘客有此感受。
3. 實際應用:機場引領潮流
人臉識別登記不僅僅是一個原型——它已經在全球數百個機場中被使用。以下是三個突出的例子,展示了這項技術如何適應不同的需求。
3.1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國):“全臉”旅行
北京大興是「全臉」航空旅行的先驅。乘客在每一步中都使用面部識別——從登機辦理和行李托運到安檢和登機。機場的登機模塊與中國的國家身份證數據庫集成,因此乘客根本不需要出示任何實體文件。
結果:大興現在在全球的「登機效率」中排名第一(根據ACI的2024年報告),並且在登機流程中擁有92%的乘客滿意度。
3.2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荷蘭):跨境相容性
史基浦機場每年接待數百萬國際旅客,因此其面部識別模組設計能與100多個國家的護照系統兼容。該機場使用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全球生物識別標準,這意味著來自美國、印度或巴西的旅客可以無障礙地使用相同的自助服務機。
史基浦機場還提供“快速通道”選項:乘客可以在抵達之前在線註冊他們的面部識別,這樣他們就可以完全跳過登機手續排隊。2023年,60%的史基浦國際乘客使用了這項服務。
3.3 亞特蘭大哈茨菲爾德-傑克遜(美國):混合登機
亞特蘭大的機場並沒有取代人工登機—他們增加了面部識別作為一個選項。這種“混合”模式迎合所有乘客:喜歡生物識別的乘客可以使用自助服務機,而希望獲得人員協助的乘客則可以前往有工作人員的櫃檯。
機場的模組也與其行李系統整合在一起。一旦乘客的面部得到驗證,系統會自動為他們的行李標記航班詳情——減少行李混淆的情況達35%。
4. 主要挑戰(以及如何解決它們)
沒有任何技術是完美的,面部識別登機也有其挑戰。好消息是,機場和技術提供商已經在解決這些問題。
4.1 數據隱私問題
乘客最大的擔憂是:「誰可以訪問我的面部識別數據?」這是合理的——生物識別數據是敏感的,洩露可能會造成災難性後果。
解決方案:
• 端對端加密:大多數模組在捕捉、傳輸和儲存過程中加密面部印記。沒有人(甚至機場工作人員)可以訪問原始數據。
• 數據最小化:機場僅在乘客旅行期間存儲面部資料。一旦航班起飛,數據將被刪除(根據GDPR及其他全球隱私法規)。
• 透明度:機場清楚地告知乘客面部識別是可選的,並解釋他們的數據將如何被使用(例如,通過自助服務機上的標誌或航班前的電子郵件)。
4.2 與舊系統的技術兼容性
許多機場擁有較舊的登機系統,這些系統並不是為生物識別技術設計的。整合面部識別模組可能會非常昂貴且耗時。
解決方案:
• 模組化設計:現代人臉識別模組是「即插即用」的—它們可以通過API連接到現有的簽到軟體,無需全面系統改造。
• 分階段推出:機場不必一次性採用這項技術。例如,他們可以先在一個航廈內設置幾個自助服務機,然後根據結果逐步擴展。
4.3 所有乘客的無障礙設施
某些乘客可能無法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例如,面部有殘疾的人,或因宗教原因反對該技術的人。
解決方案:
• 替代選項:機場始終為無法或不願使用面部識別的乘客保持人工登機櫃檯開放。
• 適應性技術:較新的模組使用3D攝影機和人工智慧來識別面孔,即使它們具有獨特的特徵(例如,疤痕、義肢)。一些機場還為視障乘客提供語音引導的自助服務機。
5. 未來趨勢:面部識別登記的下一步是什麼?
這項技術並不會止步於此。在接下來的五年裡,我們將看到三個主要趨勢塑造機場登機的臉部識別模組:
5.1 多模態生物識別(超越面孔)
面部識別將與其他生物特徵結合——如指紋或虹膜掃描——以創建一個“多因素”驗證系統。這將使登記過程更加安全,因為幾乎不可能同時偽造多個生物特徵。
例如,東京的羽田機場已經在測試一個系統,乘客可以使用他們的臉部和指紋進行登機。早期數據顯示,這相比僅使用臉部識別可額外減少25%的詐騙。
5.2 AI 驅動的預測性維護
模組將使用人工智慧來監控其自身的性能。例如,如果攝影機的鏡頭髒了,系統將在造成延遲之前提醒維護人員。這將減少停機時間,並確保自助登機亭始終正常運作。
杜拜國際機場(阿聯酋)已經在使用這項技術。其人臉識別模組的正常運行率達到99.2%——相比於在加入AI維護之前的95%有所提升。
5.3 跨機場數據共享
現在,在一個機場註冊面部識別的乘客必須在另一個機場再次進行註冊。未來,我們將看到可以在各個機場使用的「全球生物識別檔案」。例如,乘客可以在全球航空聯盟(如星空聯盟)註冊他們的面部識別,並在任何合作夥伴機場使用該識別進行登機。
國際民航組織(ICAO)已經在為此制定全球標準,該標準可能會在2027年前推出。
結論:面部識別正在重新定義航空旅行
人臉識別模組不僅僅是“科技潮流”——它們是機場必要的演變。它們解決了舊有的慢速登機和安全性不足的問題,同時使乘客的旅行壓力減少。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將看到更多機場採用這項技術——特別是隨著乘客對快速、無縫的登機體驗的期望增加。成功的關鍵將是平衡創新與隱私和可及性:確保面部識別對每個人都有效,而不僅僅是對技術精通的旅客。
對於仍在觀望的機場:數據本身就是證據。使用人臉識別登機的機場,排隊時間更短,乘客更滿意,安全性更強。在一個每年旅行越來越繁忙的世界中,這是一個三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