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模組中鏡頭焦距的基本知識

創建於 11.11
在當今科技驅動的世界中,攝像頭模組無處不在——從智能手機和安全攝像頭到汽車行車記錄儀和醫療設備。但究竟是什麼使得一個相機模組捕捉廣闊的風景,而另一個則聚焦於遙遠的細節?答案在於一個關鍵參數:鏡頭焦距。對於任何參與設計、購買或使用配備相機的設備的人來說,理解焦距是釋放模組全部潛力的關鍵。本指南將解析相機模組中焦距的基本原理,解釋其運作方式、對影像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您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焦距。

什麼是焦距,究竟是什麼?

在其核心,焦距是一個測量,描述了鏡頭如何彎曲光線以在相機模組的影像感測器上形成影像。從技術上講,它是鏡頭的光學中心與影像感測器之間的距離(以毫米為單位,mm),當主題處於清晰對焦時(對於距離無限的主題,如天空或遙遠的山脈)。
為了簡化:將焦距視為鏡頭的“變焦能力”——但這不僅僅是放大。它還決定了相機可以捕捉到多少場景(其視野)以及物體之間的相對外觀。
一個常見的混淆點是等效焦距,特別是對於小型相機模組(如智能手機中的模組)。由於相機模組使用不同大小的影像感測器,微型智能手機感測器上的“5mm鏡頭”不會產生與全畫幅單反相機感測器上的5mm鏡頭相同的視野。為了使比較更容易,製造商通常引用“35mm等效焦距”——將實際焦距轉換為在傳統35mm膠卷相機上的焦距(行業標準的透視)。例如,智能手機模組上的12mm鏡頭可能具有24mm的35mm等效焦距,這是一個廣角視野。

焦距對相機模組性能的核心影響

焦距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它直接影響著你的相機模組所捕捉的影像。以下是三個最重要的效果需要了解:

1. 視野 (你能看到多少)

視場 (FOV) 是相機模組可以錄製的場景區域。焦距和視場之間存在反比關係:
• 短焦距(例如,8mm–24mm)= 寬廣視野:這些鏡頭捕捉更多的場景。想想智能手機的超廣角相機(通常實際焦距為12mm–16mm),可以在一張照片中容納整個房間或風景。它們非常適合室內空間、團體照片或風景視圖——常見於家庭安全攝像頭(用於監控大房間)或汽車環視模組(用於查看汽車的完整周邊)。
• 長焦距(例如,50mm–200mm)= 狹窄視野:這些鏡頭“放大”場景中的小部分。例如,安全攝像頭上的100mm鏡頭可以聚焦於遠處的門口或車牌,而不捕捉不必要的背景。長焦距也用於遠攝智能手機攝像頭(如許多旗艦手機中的52mm等效鏡頭)以拍攝人像或遠處主題。

2. 放大率(主題的顯示大小)

焦距直接影響主題在最終影像中的大小。較長的焦距會使主題看起來更大:
• 一個24mm鏡頭(廣角)會使距離10英尺的人在畫面中顯得很小。
• 一個85mm鏡頭(長焦)將使同一個人佔據更多的影像,即使在相同的距離下。
這就是為什麼野生動物攝影師使用長焦距(200mm+)來捕捉動物而不必靠得太近的原因——以及為什麼智能手機製造商添加長焦模組以實現“變焦”功能(儘管有些使用數位變焦,這會降低畫質,而不是透過更長的焦距進行光學變焦)。

3. 景深(焦點範圍)

景深(DOF)是場景中看起來清晰的距離範圍。焦距在這裡扮演著重要角色:
• 長焦距 = 淺景深:只有圖像的一小部分是清晰的,背景和前景模糊(散景效果)。這對於人像攝影來說是完美的——在相機模組上使用50mm以上的鏡頭來模糊雜亂的背景,並專注於一個人的臉。
• 短焦距 = 深景深:大部分場景都在焦點內,從近到遠。例如,安防攝像頭上的16mm廣角鏡頭將使得距離2英尺的門和距離10英尺的窗戶都保持清晰——這對於監控空間內的細節至關重要。
注意:景深(DOF)也受到光圈(鏡頭的“開口”)和與主題的距離的影響,但焦距是預設相機模組中最容易調整的景深參數。

相機模組的常見焦距類型

相機模組是為特定使用案例而設計的,因此它們的鏡頭具有標準的焦距範圍。以下是如何對它們進行分類:

1. 超廣角鏡頭(實際焦距:8mm–16mm)

• 35mm 等效:16mm–24mm
• 最佳用途:捕捉大範圍。用於智能手機超廣角相機(以容納更多的風景)、汽車前置模組(以廣泛覆蓋道路)以及室內監控攝像頭(以監控整個房間)。
• 優點:廣視野,深景深。
• 缺點:可能會在影像邊緣造成輕微的失真(桶形失真),這在現代模組中通常會通過軟體進行修正。

2. 廣角鏡頭(實際焦距:18mm–35mm)

• 35mm 等效:28mm–50mm
• 最佳用途:日常攝影。35mm等效(28mm–35mm)在智能手機主攝像頭中非常受歡迎(例如,iPhone的26mm等效主鏡頭),因為它模擬了人眼的視野——對於拍攝人像、食物或日常瞬間來說非常自然。它們也用於戶外監控攝像頭,以平衡覆蓋範圍和細節。
• 優點:自然視角,最小失真,多功能。

3. 標準(普通)鏡頭(實際焦距:35mm–50mm)

• 35mm 等效:50mm–75mm
• 最佳用途:平衡的視角。這些鏡頭在運動相機(如 GoPro)和中階智能手機的主攝像頭中很常見——它們不會拉伸或壓縮場景,非常適合日常拍攝。

4. 望遠鏡頭(實際焦距:50mm–200mm+)

• 35mm 等效:85mm–300mm+
• 最佳用途:變焦和細節。用於智能手機的長焦模組(例如,52mm或100mm等效)以拍攝人像或放大遠處物體。在安全攝像頭中,它們對於車牌識別或長距離監控(例如,100mm以上的鏡頭用於停車場)也至關重要。
• 優點:高放大倍率,淺景深。
• 缺點:尺寸較大(對於纖薄的智能手機模組來說具有挑戰性)以及視野較窄。

如何為您的相機模組選擇合適的焦距

選擇焦距取決於您的設備用途、使用環境以及您的成像目標。請遵循以下步驟:

步驟 1:定義使用案例

從相機模組需要完成的任務開始:
• 智慧型手機:您需要主攝影鏡頭(多功能廣角)、超廣角(風景/團體)還是長焦(人像/變焦)?目前大多數旗艦機型都使用多模組配置(例如,12mm 超廣角 + 26mm 主鏡頭 + 52mm 長焦)來滿足所有需求。
• 安全攝影機:室內使用(廣角,12mm–18mm)或室外長距離(長焦,50mm–100mm)?商店可能會使用16mm鏡頭來監控走道,而停車場則需要85mm鏡頭來讀取車牌。
• 汽車:環視(超廣角,8mm–12mm)以查看盲點,或前向(廣角,18mm–24mm)用於碰撞檢測。

步驟 2:考慮影像感測器尺寸

如前所述,感應器大小會影響等效焦距。小型感應器(如大多數智能手機中的1/2.3英寸感應器)將具有比大型感應器(如全畫幅)在相同實際焦距下更“縮放”的等效焦距。例如:
• 一個12mm鏡頭在1/2.3英寸感光元件上 = 約24mm 35mm等效(廣角)。
• 在全畫幅感應器上使用12mm鏡頭 = ~12mm 35mm等效(超廣角)。
始終檢查35mm等效焦距以便比較模組——這確保您是在比較相同類型的事物。

步驟 3:優先考慮關鍵影像目標

您需要深景深(例如,安全攝像頭)還是淺景深(例如,肖像攝像頭)?您需要捕捉寬廣的場景(例如,汽車環視)還是進行變焦(例如,野生動物攝像頭)?
• 優先考慮廣角視野 + 深景深 → 選擇短焦距(8mm–24mm)。
• 優先考慮放大 + 淺景深 → 選擇長焦距(50mm+)。

相機模組焦距的常見迷思

讓我們揭穿兩個普遍的誤解,以避免錯誤:

神話 1: “更長的焦距 = 更好的影像品質”

焦距並不決定影像品質。如果一個200mm的長焦鏡頭光學設計不佳(例如,使用廉價玻璃),則可能會產生模糊的影像,而一個16mm的廣角鏡頭則可以使用高品質的光學元件拍攝出清晰的照片。影像品質取決於鏡頭鍍膜(以減少眩光)、感應器解析度和軟體處理等因素,而不僅僅是焦距。

神話 2: “使用長焦模組無法拍攝廣角照片”

雖然長焦鏡頭的視野範圍較窄,但一些相機模組使用軟體(如全景拼接)來模擬廣角拍攝。然而,這與光學廣角鏡頭並不相同——拼接的影像可能在顏色或清晰度上存在不一致,並且無法捕捉相同的景深。要獲得真正的廣角效果,始終選擇光學廣角鏡頭(短焦距)。

實際案例中的焦距應用

為了將所有內容串聯起來,以下是三個常見的使用案例以及焦距如何影響它們的性能:

1. 智能手機相機模組

iPhone 15 Pro 例如,使用三個具有不同焦距的後置相機模組:
• 超廣角:13mm 實際(24mm 等效)→ 捕捉風景和團體照片。
• Main: 24mm 實際 (26mm 等效) → 日常拍攝,平衡的視角。
• 長焦鏡頭:48mm 實際(52mm 等效)→ 人像(淺景深)和 2x 光學變焦。
這個設置通過結合短焦、中焦和長焦距來滿足大多數用戶需求。

2. 安全攝影機模組

一個家庭室內安全攝影機可能使用16mm的實際鏡頭(28mm等效)→ 寬視場來監控客廳。一個商業戶外攝影機可能使用100mm的實際鏡頭(150mm等效)→ 窄視場來放大停車場入口並讀取車牌。

3. 汽車攝影機模組

一輛車的後視攝像頭通常使用8mm的實際鏡頭(16mm等效)→ 超廣角視野以便看到車輛後方的行人和障礙物。面向前方的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攝像頭可能使用20mm的實際鏡頭(28mm等效)→ 足夠寬以監控前方道路,景深足夠深以保持近距離和遠距離物體的清晰。

結論

鏡頭焦距是相機模組捕捉世界的基礎。它決定了你能看到多少(視野)、主題的大小(放大率)以及什麼是清晰的(景深)。通過理解基本原理——短焦距用於寬廣場景,長焦距用於變焦和細節——並將其與你的使用案例(智能手機、安全、汽車)對應,你可以選擇或設計出能夠提供所需影像的相機模組。
無論您是購買智能手機的消費者、設計安全系統的工程師,還是構建汽車攝像頭的開發者,都不要忽視焦距的力量。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它是將攝像頭模組轉變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的關鍵。
如需更多有關相機模組設計的建議或幫助選擇適合您項目的焦距,請隨時聯繫我們的影像專家團隊!
相機模組、鏡頭焦距、視野
聯繫
留下您的信息,我們將與您聯繫。

關於我們

支援

+8618520876676

+8613603070842

新聞

leo@aiusbcam.com

vicky@aiusbcam.com

WhatsApp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