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中的相機模組需求:推動力、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

創建於 10.23
汽車產業正經歷深刻的轉型,智慧與連接性成為創新的核心支柱。在推動這一變革的關鍵組件中,攝影模組已從小眾配件演變為不可或缺的元素,驅動全球市場需求激增。從實現基本的停車輔助到支持先進的自動駕駛功能,汽車攝影模組正在重新定義車輛的安全性、性能和用戶體驗。本文探討了推動需求增長的因素、當前市場動態、技術進步以及未來的發展軌跡。相機模組在汽車行業。

1. 相機模組需求上升的主要驅動因素

1.1 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 的普及

ADAS已成為推動攝像頭模組需求增長的主要催化劑。現代汽車依賴一個傳感器網絡來感知周圍環境,而攝像頭模組則提供了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高解析度解決方案,用於檢測物體、車道標記、行人和交通標誌。自適應巡航控制(ACC)、車道偏離警告(LDW)、自動緊急制動(AEB)和盲點監控(BSM)等功能均依賴於前向、側向或後向攝像頭模組。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的一份報告,全球ADAS市場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756億美元,從2024年到2029年的年均增長率(CAGR)為12.3%。隨著ADAS滲透率的提高——即使在入門級和中檔車輛中——每輛車的攝像頭模組數量正在急劇上升,通常從基本系統中的2-3個模組增加到高端ADAS配置中的8-12個模組。

1.2 向更高自主權的推進

開發自動駕駛車輛(AVs)的競賽是另一個主要驅動因素。自動駕駛系統(L1到L5)需要冗餘和多樣化的感測技術,攝影機模組與LiDAR、雷達和超聲波感測器協同工作,以提供全面的環境數據。例如,L3自動駕駛車輛通常整合多個高清(HD)攝影機模組,以捕捉實時的道路狀況信息,而L4和L5 AVs可能使用多達20個或更多的攝影機模組以實現360度覆蓋。包括特斯拉、Waymo和Cruise在內的領先汽車製造商和科技公司,正在大力投資於基於攝影機的感知系統,因為它們提供了對決策算法至關重要的卓越圖像識別能力。隨著北美、歐洲和亞洲等地區的自動駕駛車輛的監管框架逐漸成熟,對高性能攝影機模組(如8MP和12MP HD模組)的需求將加速增長。

1.3 嚴格的全球安全法規

政府和監管機構正在強制要求更嚴格的安全標準,直接促進了攝像頭模組的採用。例如,歐盟的《一般安全法規》(GSR)要求新車輛在2024年前必須配備自動緊急制動(AEB)、車道偏離警示(LDW)和行人檢測系統——這些系統都依賴於攝像頭模組。類似地,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提出規則,將AEB和車道保持輔助(LKA)在輕型車輛中變為強制性要求。在亞洲,中國和日本等國家也推出了類似的法規,以減少交通事故。這些要求不僅限於新車輛;許多地區也在鼓勵對舊型號進行基本ADAS功能的改裝,進一步擴大了攝像頭模組的可服務市場。

1.4 不斷增長的智能和連接汽車消費者需求

今天的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車輛的安全性、舒適性和連接性。攝像頭模組在提供智能功能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例如360度停車攝像頭、駕駛員監控系統(DMS)和車內娛樂。DMS利用紅外攝像頭模組來檢測駕駛員的困倦或分心,已成為高端車輛的一個賣點,現在也逐漸滲透到中檔車型中。此外,車內攝像頭模組使得手勢控制、面部識別進入車輛和乘客監控等功能成為可能,提升了整體用戶體驗。J.D. Power的一項調查發現,65%的新車買家認為ADAS功能“非常重要”,而基於攝像頭的系統在最受歡迎的技術中名列前茅。這種消費者偏好促使汽車製造商將更多攝像頭模組整合到他們的車輛中,推動需求增長。

2. 當前汽車攝像頭模組的市場格局

2.1 市場規模與成長軌跡

全球汽車攝像頭模組市場正在經歷強勁增長。根據Statista的數據,該市場在2023年的估值約為152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428億美元,在預測期間的年均增長率為16.1%。亞太地區主導市場,佔全球需求的50%以上,這得益於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大型汽車生產基地。特別是中國,由於其快速擴張的電動車(EV)領域和支持智慧出行的政府政策,成為一個關鍵市場。北美和歐洲也是重要市場,受到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滲透率高和自動駕駛技術早期採用的推動。

2.2 主要市場參與者與競爭動態

市場競爭激烈,既有成熟的電子製造商,也有專業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主要參與者包括索尼、OmniVision Technologies、三星電機、LG Innotek 和舜宇光學科技。索尼作為影像感測器技術的先驅,主導高端相機模組市場,向特斯拉等主要汽車製造商供應感測器。OmniVision 專注於中檔車輛的成本效益解決方案,而 LG Innotek 在模組設計和整合方面表現出色。這些公司正在大力投資於研發,以開發更小、更耐用和更高解析度的相機模組。此外,汽車製造商與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越來越普遍,例如梅賽德斯-奔馳與 Mobileye 在 ADAS 相機系統上的合作,進一步加劇了競爭並推動了創新。

2.3 需求的區域變化

汽車攝像頭模組的需求因地區而異,這是由於監管環境、消費者偏好和汽車生產趨勢的差異。在歐洲,嚴格的安全法規和消費者對ADAS功能的高支付意願推動了對高端攝像頭模組的需求,重點在於高清解析度和低光性能。北美則以對自動駕駛相關攝像系統的強勁需求為特徵,這得益於科技巨頭的投資和有利的監管試驗。在亞太地區,中國的電動車熱潮是主要驅動力——電動車製造商如比亞迪和蔚來將多個攝像頭模組整合到其車輛中,以提供先進的智能功能。日本和韓國,作為豐田和現代等主要汽車製造商的所在地,專注於為國內和出口市場提供可靠的高品質攝像頭模組。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新興市場正在逐步增長,這是由於汽車生產的增加和基本ADAS功能的採用所驅動。

3. 技術進步塑造相機模組的發展

3.1 高解析度與超高解析度

隨著ADAS和自動駕駛系統對環境數據的需求越來越詳細,攝像頭模組正朝著更高的解析度發展。傳統的1MP到2MP模組正被5MP、8MP,甚至12MP的高清模組所取代,這使得在更遠的距離上能夠更好地檢測物體。例如,8MP的前置攝像頭模組可以在超過100米的距離上檢測到行人或碎片等小物體,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更多的反應時間。超高清(UHD)模組(16MP及以上)也正在為L4/L5自動駕駛車輛開發,其中像素級的細節對於導航和安全至關重要。

3.2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整合

AI 驅動的攝影模組正變得越來越普遍,使得實時物體分類、語義分割和預測分析等先進功能成為可能。機器學習算法可以區分行人、自行車騎士和車輛,甚至預測它們的運動軌跡——提升了 AEB 和 LKA 系統的性能。DMS 系統利用 AI 分析駕駛者的面部表情和眼球運動,提醒他們注意疲勞或分心。此外,AI 使攝影模組能夠適應變化的環境條件,如雨、霧或低光,通過調整曝光和圖像處理參數來實現。這種 AI 的整合不僅提高了安全性,還實現了更個性化的用戶體驗。

3.3 微型化與耐用性

汽車攝影機模組必須適應狹小空間(例如,側鏡、保險杠、擋風玻璃),同時能夠承受惡劣的操作條件——極端的溫度、震動、灰塵和濕氣。製造商正專注於小型化,開發具有更小影像感測器和鏡頭的緊湊模組,而不妥協性能。例如,索尼的IMX728感測器專為汽車應用設計,具有緊湊的外形(1/1.7英寸),同時提供8MP的解析度。此外,材料科學的進步使得攝影機模組更加耐用,具備防水和防塵等級(IP67/IP68)以及-40°C至85°C的耐溫範圍。這些改進使得攝影機模組適用於各種車輛類型和操作環境。

3.4 多光譜與專用相機模組

超越傳統的可見光相機模組,專業模組正逐漸受到重視。例如,紅外線(IR)相機模組能夠實現夜視和低光檢測,這對於在黑暗條件下運行的ADAS系統至關重要。熱成像相機模組可以檢測熱簽名,幫助識別在完全黑暗中出現的行人或動物。多光譜相機模組則捕捉來自多個光譜波段的數據,正在探索用於道路表面狀況監測(例如,檢測冰或水)和車輛診斷等應用。這些專業模組仍處於採用的早期階段,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預計需求將會增長。

4. 市場中的挑戰與限制

4.1 供應鏈中斷與元件短缺

汽車攝影機模組供應鏈易受干擾,特別是在關鍵元件如影像感測器、鏡頭和微控制器的可用性方面。自2020年開始的全球半導體短缺,對攝影機模組的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導致汽車製造的延遲。影像感測器尤其在多個行業(消費電子、醫療保健、汽車)中需求旺盛,造成供應競爭。此外,高品質鏡頭的生產需要精密製造,這一過程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例如,日本、德國),進一步增加了供應鏈風險。製造商正通過多元化供應商基礎和投資內部元件生產來應對,但這些努力需要時間才能見效。

4.2 成本壓力與價格敏感度

隨著對相機模組的需求增長,汽車製造商面臨控制成本的壓力,特別是在中檔和入門級車輛市場。高解析度相機模組和專用系統(例如,紅外線、多光譜)生產成本高,使其對於預算有限的車輛來說不太可及。例如,一個8MP高清相機模組的成本可能是2MP模組的2到3倍。這種價格敏感性成為廣泛採用的障礙,特別是在新興市場,消費者更重視價格實惠而非先進功能。製造商正在通過規模經濟和技術創新(例如,更便宜的影像感測器、簡化的模組設計)來降低成本,但在成本和性能之間取得平衡仍然是一個挑戰。

4.3 技術與法規障礙

先進相機模組的開發和部署面臨技術和法規挑戰。對於自動駕駛系統,相機模組必須符合嚴格的可靠性和安全標準,因為故障可能導致事故。在不同環境條件下(例如,強烈陽光、大雨)確保一致的性能也是一個技術障礙。基於相機的系統的法規框架仍在不斷演變,各地區標準的差異為全球製造商帶來合規挑戰。例如,數據隱私法規(例如,歐洲的GDPR)限制了在車內使用相機模組來監控乘客,限制了某些功能的開發。解決這些挑戰需要製造商、監管機構和科技公司之間的合作,以建立統一的標準和最佳實踐。

5. 未來展望:地平線上的機會

5.1 電動車(EVs)的崛起

全球向電動車(EV)的轉變預計將進一步推動對攝像頭模組的需求。電動車本質上比傳統內燃機(ICE)車輛更具連接性和智能化,汽車製造商正在整合先進的ADAS和智能功能以區分其產品。例如,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標配多個攝像頭模組以支持自動駕駛,而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小鵬則將360度攝像頭系統和駕駛員監控系統(DMS)作為主要賣點。隨著電動車銷售持續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到2035年將佔全球新車銷售的50%以上——對汽車攝像頭模組的需求將隨之上升。

5.2 自動駕駛的進展

向更高自主水平(L3至L5)的過渡將成為主要的增長驅動力。L3自動駕駛車輛已在某些地區部署(例如,德國批准梅賽德斯-奔馳的Drive Pilot),需要比L2系統更先進的攝像頭模組。L4和L5自動駕駛車輛預計在未來5至10年內進入商業服務,將依賴於密集的攝像頭模組網絡,包括高清、紅外和多光譜變體,以確保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傳感器融合”技術的發展——整合來自攝像頭、激光雷達和雷達的數據——將增加攝像頭模組作為自動感知系統關鍵組件的重要性。

5.3 新應用領域

超越ADAS和自動駕駛,攝像頭模組在汽車行業中找到了新的應用。車內攝像頭模組被用於個性化服務,例如根據面部識別調整座椅位置和氣候控制。它們還與車輛安全系統集成,以檢測盜竊或破壞。此外,攝像頭模組還被用於車隊管理,使物流公司能夠實時監控駕駛員行為和車輛狀況。這些新應用正在擴大攝像頭模組的可尋址市場,並為製造商創造了區分其產品的機會。

5.4 可持續性與循環經濟

可持續性正成為汽車行業的關鍵焦點,攝像頭模組製造商正在探索減少其環境影響的方法。這包括在模組外殼中使用回收材料、提高生產中的能源效率,以及設計易於維修和回收的模組。例如,三星電機開發了一款具有可回收塑料外殼的攝像頭模組,將其碳足跡減少了15%。隨著汽車製造商和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可持續性,採用環保實踐的攝像頭模組製造商將獲得競爭優勢。

結論

汽車行業對攝像頭模組的需求受到多種因素的驅動:ADAS的普及、自動駕駛的推進、嚴格的安全法規以及消費者對智能車輛日益增長的需求。市場正在經歷強勁增長,亞太地區領先,並且特徵是激烈的競爭和快速的技術創新。儘管存在供應鏈中斷、成本壓力和監管障礙等挑戰,但未來前景光明,隨著電動車的興起、自主技術的進步、新的應用領域以及對可持續性的關注,機會不斷出現。隨著汽車行業的持續演變,攝像頭模組將仍然是關鍵組件,塑造未來的車輛安全、性能和用戶體驗。對於在這一領域運營的企業來說,跟上技術趨勢並應對市場挑戰將是捕捉未來幾年增長機會的關鍵。
汽車攝影機模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技術
聯繫
留下您的信息,我們將與您聯繫。

關於我們

支援

+8618520876676

+8613603070842

新聞

leo@aiusbcam.com

vicky@aiusbcam.com

WhatsApp
WeChat